效率是指水泵的有效功率與軸功率之比的百分數,它標志著能量轉換的有效程度,是重要的技術經濟指標。銘牌上的效率是對應于通過設計流量時的效率,該效率為水泵的效率高。效率越高,表示工作時能量損失越小。水泵軸的功率不可能全部傳遞給輸出的液體,其中必有一部分能量損失。能量損失可分為三部分,即水力損失、容積損失和機械損失。
1、水力損失和水力效率
水流流經水泵的吸入室、葉輪、壓出室時產生摩擦損失、局部損失和沖擊損失。摩擦損失是水流與過流部件壁間的摩擦阻力引起的損失。局部損失是水流在泵內由于水流速度大小與方向發(fā)生變化引起的損失。沖擊損失是泵在非設計工況下運行時水流在葉片入口處、出口處及壓出室內引起的損失。水力損失越大,揚程越小。未考慮水泵內水力損失的揚程為理論揚程HT,則揚程H與理論揚程H與理論揚程HT之比,稱為水力效率ηh。
2、容積損失和容積效率
水流流過葉輪后,有一小部分的高壓水經過泵體內間隙和軸向力平衡裝置泄露到葉輪的進口,另有一部分從軸封裝置處泄漏到泵體外,消耗了一部分能量,即容積損失。漏損q越大,出水量Q越小。通過出口的流量Q與通過泵進口的流量Q+q之比稱為容積效率ηV。
3、機械損失和機械效率
葉輪在液體中旋轉時,前、后蓋板外表面與液體產生摩擦損失(即輪盤損失),泵軸轉動時軸和軸封、軸承產生摩擦損失,克服摩擦損失消耗了部分能量,即機械損失,機械損失功率用Pm表示。從泵的輸入功率中扣除機械損失后,葉輪傳遞給液體的功率稱水功率,用Pw表示。
水泵的效率是容積效率、水力效率與機械效率的乘積。提高水泵的效率,一定要減少各種損失。提高工作效率,除了從水力模型、選用材質、加工工藝、部件等方面加以改善和提高外,使用單位還要注意正確選擇泵型、保證安裝質量、合理調節(jié)運行工況和加強維護管理,才能經常在效率高的狀態(tài)下運行,達到節(jié)約能源、降低成本和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
2024.6.27 ZG